胡大鹏:试论开发桂林甑皮岩遗址《原始文化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时间:2022-11-27

  编者按:本文创作于1998年,为广西首次文化产业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2021年10月18日,桂林甑皮岩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特重发此文,以为纪念。该文为2022年桂林“中华陶器与当代经济学术研讨会”大会交流论文,作者胡大鹏生于1941年,1990年至2000年期间任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为桂林甑皮岩遗址保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为实现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自治区、桂林市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作过重要讲话。其中,谈及有关旅游方面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十分注重旅游新优势的构筑,继续抓好景点、景区规划、建设、开发、使产品多样化、适应各个方面游客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笔者结合桂林旅游景点一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拋砖引玉作探讨性论述。

  桂林甑皮岩遗址(以下简称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文化遗存。位于桂林市南郊桂(林)阳(朔)公路西侧距市中心九公里处的独山西南麓,一九七三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遗址进行试掘,试掘情况表明:遗址文化堆积遗迹明显;内涵极为丰富。经C14定其年代距今7500-9000年。

  1、出土遗物中有较完整的人骨14具、平均年齢在60岩以上,是日前国内各遗址中发现寿命最长的先民。同时还显示国内仅有的“屈肢蹲葬”葬俗。有数千件动物骨骼,经测定有五目(偶蹄目、食肉目、啮齿目、灵长目、长鼻目)二十五个种群的动物,在考古学上已定名为“甑皮岩遗址动物群”(见《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十六卷第四期)、出土的夹沙粗绳纹陶片数千块显示日原始制陶相家猪的训养,是我国各遗址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植物学中的孢粉分析发现,遗址有184个科属和种,且有禾本科植物,对农业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例证。诸多植物足称丰富的“甑皮岩遗址植物群”;丰富的瓣鳃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标本,是国内外遗址中少见的……

  遗址以出土物多、内函极为丰富在学术领城中享誉国内外。197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划定保护范围:独山、坡地、水塘共183.5亩,1978年组建文物事业单位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进行保护管理并对外开放。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录于我国《大百科全书》条目,成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第二代卓越领导人同志和王震同志,曹瑛等同志生前曾于1987年视察过该遗址,留下了宝贵的遗照和足迹。

  近三十年来由于区、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遗址先后建有陈列厅、接待室、宿舍。近年来市政府又投资修筑鱼塘驳岸及路面,独山上已修筑千余米的登山道,基础设施已初具原始文化园的小规模,为欲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投资环境。但多年来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遗址因内容单一、范围小且无进馆通道、交通极为不便,参观、旅游始终形不成气候。为此,经多年多方的努力,争得桂林市规划局于1994年核准《甑皮岩遗址规划》,由现有的12公倾范围、扩展至17公顷土地的规划范围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建设资金难于筹措,甑皮岩遗址的建设仍停留在规划之中。

  1、以甑皮岩遗址为基础,将约一万年前的先民在大自然中抗争。与其他动物争生存中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信仰崇拜方式、情爱方式等场面再现。独山上的石头属石灰质断层岩石、凡裸露部分均奇形怪状,略略加工便可凿成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形成甑皮岩石雕动物群。用艺术雕塑的形式将先民原始制陶工场、先民圈养动物模式布于独山山脚;山腰辟为珍奇植物园并塑先民采集雕塑;根据原始击竹围猎至悬崖猎物坠死的过程,将独山顶胖为先民围猎现场、塑围猎群雕并准备免、小猪等动物让游客参与围猎。遗址出土大量的螺壳和鯉鱼脊椎骨显示,甑皮岩先民将螺蛳、蚌、鱼、虾等作为主食之一,可在遗址前的浅水塘中塑先民捕鱼,摸螺拾蚌的雕塑,水塘周围用水泥平整塘底保持20-40CM的水深,广撤螺蛳、蚌等让游客亲身参与摸螺拾蚌,体会其中情趣。独山峭壁下塑先民情爱(群婚)雕塑三-五对,山崖设保险系数100%的藤索攀沿悬崖峭壁的攀登运动项目,独山登山道旁休息坪植数株大型乔木,树与树间广设粗而不俗的吊床,秋千和原始巢穴供游客或情侣栖息。布置以上项目都应考虑让游客亲自参与,同时开设原始舞蹈(含抵御野兽、与山火洪水抗争、母系社会后期议事、采集、情爱、葬俗礼仪等篇谱成乐章伴以舞蹈动作)、原始烧烤、餐饮等附属设施。

  2、用模拟和图表的形式展示宇宙间的天体运行、地球的演化史及地质年代、生物进化、人类进化和发展即:

  地球初级发展阶段(距今45亿年)此为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时代。元古代(距今25亿-6亿年)其地质年代为震旦纪;动物孕育、萌芽发展的初级阶段,植物则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距今6亿-2.5亿年)其地质年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此为海生无脊椎动物鱼动物一两楼动物时代;植物则由海生藻类时代进入陆上孢子植物时代。中生代(距今2.5亿-1.4亿年)其地质年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此为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距今0.7亿-0.02亿年)其地质年代第三纪、第四纪,此为哺乳动物和人类时代,植物则发展到被子植物时代等。这一大段的古生物群、植物群,可以爬行动物时代的恐龙时代作为集展点。

  人类时代的原始人群--能人(距今300万年-200万年)、北京人(距今150万年)、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母系氏族的马坝人(距今1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6万年)、皮岩人(距今7500-9000年)、仰韶人(距今5000年)、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父系氏族公社的龙山人(距今5000年)等这一大段的人类进化、发展,以甑皮岩人作为集展点。

  展示以上内容,需进行大量的动物、植物、地质、溶岩等各种标本的采集、制作,办成名符其实的桂林乃至岭南独具一格的自然科学博物馆。

  3、浓缩中华民族自尧、舜以来历代的帝、仕、农、工、商、卒的形象、或衣着、或习俗、或民居按朝代顺序展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可以浓缩华夏56个民族或广西12个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习俗等的民族文明展示。还可以将各民族(含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民居民俗办成民族渡假村………。造就先民狩猎的吆喝声、各种飞禽走兽的鸣叫声、历代的歌声、琴声和小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汇集成大自然优美的旋律。

  4、由区、市文物主管部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将甑皮岩遗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发掘,用高科技搞清遗址的真实内涵,结合我区新石器时代各时期洞穴遗址的特点,从发掘,资料整理,遗址和出土物的整理、保护、陈列、研究等方面,按我国与国际博联接轨的高标准,办成广西史前文化--洞穴遗址文化的精品工程向世人推出。

  5、独山周围水岩密布,地下水相互贯通,遗址试掘之初提示:经过漫长的岁月,甑皮岩顶裂隙渗出的饱含碳酸钙的水珠滴落文化层上,水份蒸发后,凝聚的碳酸钙沉积物形成一整块钙华板,将文化层密封至40-80CM的厚度。遗址西北角的矮洞纵深20余米,沉积物逐年加厚(1973年矮洞内考古人员曾爬进去10余米,事隔20来年的今天,再想爬进去已不可能)的现实说明,沿矮洞延伸应该有早洞。再根据独山断层石灰质岩石的走向,独山西南偏西离遗址100米左右的地段(现为独山崩塌后石泥堆积成坡)属旱洞的岩口。如能将崩塌的泥石清理、矮洞内的钙华板掀开,遗址将会有新内涵。同时让旱洞、水洞连成一个整体,开展探奇活动,并在独山周围,广设其他公园没有的高新科技装备的远古游乐项目和水上各种游乐项目。

  这样,一个集自然科学博物馆、洞穴遗址专题博物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古朴、奇特、返朴归真为一炉,利用高新科技以声、光、电技术为造景手段,辅以美妙绝伦的构景艺术来展示朗朗乾坤、天地混沌的高深莫测的远古现场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原始文化园,势必能给桂林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健康的精神粮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桂林城市的公园布局现状:南溪山公园以南的瓦窑、平山、大风山乃至市委党校这一大片土地上,大小企事业单位三、四百家,部队、学校疗养院等总人口约六万人的生活空间无公园。辛勤耕耘在各条战线一辈子的离退休干部、工人没有公益场所欢度他们的晚年,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的青年工人,由于离市区远,每日只能在集体宿舍、车间、公共食堂打转转,工余时间无公益场所活动。酿成三十六、七岁的大龄青年想找心上人不容易,就是找到了想讲悄悄话都无地方。南郊范围,大、中、小学二十余所,学生约2万人,也由于离市区远,又恰父母体息日与法定节假日相错(因供电原因很多工厂无法安排法定星期天休息)他们的节假日生活,父母无法间津,社会精神文明教育几乎空白,容易滋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就是生活在市区的市民,自国家实行“双休日”制多年的实践证明:公益活动场所少,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丰富,市民又不愿与国内外游客挤三山两洞一条江,在家看电视广告连天且常出现“下回分解”的吊瘾节目,于是“麻将”、“跑牌”、“拖拉机”声像电波似的在大街小巷中形成噪音……上述情况已构成南郊的社会问题。为此,构筑南郊公益场所,组建原始文化园已迫在眉睫!

  符合桂林城市公园布局的原始文化园的构筑是有可能的,笔者认为起码有如下几点有利条件:

  1、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自治区、桂林市从党委、政府到各部、委、办、局有一整套开拓型的领导班子,所制定的战略决策是创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为总体发展目标,这是至关重要的。桂林市人大、政协委员们历年为落实《文物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多次到甑皮岩遗址实地视察,且都认为原始文化园的构筑应天时、合民意。规划、文化两局领导于1994年曾汇审过《甑皮岩遗址近期、远景发展规划》,并于同年12月,桂林市规划局正式核准《甑皮岩遗址发展规划》并纳入桂林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这给《原始文化园》的构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为应天时。

  2、甑皮岩遗址周围的土地归属,据档案记载原属旧南路二塘飞机场(今高炮学院、邮政532厂、日化厂、毛纺厂、砖厂、市十一中学等)属地,独山周围至今仍有飞机库的痕迹,应属国有土地。将国有土地用作市民的公益事业,顺理成章。此为应地利。

  3、紧邻遗址的原桂林砖厂,占地约三十余公顷,其中水塘(原砖厂制砖瓦的原材料--黄泥土挖尽而形成塘)约六公顷,水塘中间有近两公顷的石林,保留着史前完整的瓣类、腹足类的化石标本;砖厂属地辖有相人山,相人山下有一可容纳二、三千人的岩洞(五十年代曾作为放电影的场所),对开展地下或溶洞游乐项目极为有利。该厂工人三百余,因生产砖瓦的原材料一黄泥已用尽,从厂外运土进厂加工又划不来,因此已停产十余年,厂房倒塌,厂区的土地成为工人种菜的“自留地”,工人工资无着落,几经桂林鲁山水泥厂,能源集团公司的兼并都无法改变负债累累,朝不保夕的困境。原固定资产将近一千万元,十多年来靠吃老本至今不足300万元……如若将砖厂的属地辟为《原始文化园》用地,变砖厂的干部、工人为《原始文化园》的园林管理人员,既为砖厂找到出路,又为桂林市增加一个新颖的《原始文化园》,可谓两全其美。此为应人和。

  4、协调桂林毛纺厂将现用的北大门改至桂阳公路边的厂生活区作为进厂大门(毛纺厂进厂不必拐弯磨角同时又是天然的广告),将现用的厂北门封闭(现厂门要到桂阳公路称甑皮岩路,由毛纺厂、大风山小学、甑皮岩遗址、桂林砖厂、桂林日用化工厂五家共用,50%路段临遗址围墙,50%路段属砖厂和日用化工厂的生活区,几乎成为五不管道路,坑坑洼洼,工人上下班,车辆往来叫苦不迭),并将市政府委托毛纺厂代管的大风山(两座也属原二塘飞机场属地)划入原始文化园管辖并将其绿化、修整。这样,大风山、独山、相人山加上市十一中所邻的无名山联成一片,形成桂林乃至全国独有的断层石灰岩地貌观赏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地质、溶岩状况,是世界各国的地理、地质、溶岩等专家、学者梦寐以求的。(据悉:桂林喀斯特地貌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轮讨论筛选已通过)。

  5、桂林市首期城市规划中的外围环城公路,原定从甑皮岩遗址与毛纺厂之间直通李家村飞机场。因此,在桂阳公路西侧毛纺厂区和日用化工厂区之间,预留约30米宽100多米长的市规划区不准作为它用。而今,在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两江国际机场已经通航,原规划中的外环公路相应地要改变路线米的规划区正好作为《原始文化园》的大门,原始文化园不可推卸地成为旅桂的国内外游客从阳朔回桂林的第一个歇脚参观点;刚游览过奇山秀水的游客,再看看远古时期桂林甑皮岩先民的生产、生活、情爱、崇拜等原始风情,或享受一番仿先民的原始餐(药膳、药浴等)将给游客带来无穷的回味。游览时间又天衣无缝般的巧合,从阳朔回桂林的旅游车队每天到甑皮岩遗址的时间正好是下午3-4时左右。

  以上计划因国家财力有限,只能分步进行。燃眉之急是实现1994年桂林市规划局核准的《甑皮岩遗址发展规划》,将遗址的现大门移至桂阳公路西侧原外环公路预留道口,并将道口至遗址现大门间的土地(略改造成不足1米深的浅水塘)23.5亩(国有土地)经自治区、桂林市土地管理部门批拨给甑皮岩遗址管辖,沿日用化工厂围墙边的浅水塘修筑驳岸约100米,驳岸至围墙间预留10米作为进遗址的汽车通道,使参观遗址的游客不必拐弯磨角。再将十二路公共汽车的降落点设于新建遗址大门口,解决参观遗址的散客“交通难”的同题。同时,协调毛纺厂将北大门改至桂阳公路边作为厂大门,封闭北大门,这样原甑皮岩路50%地段(毛纺厂北大门至桂林砖厂大门口)自然形成甑皮岩遗址的停车场和布景、服务设施用地,此为第一步。

  第二步:按《甑皮岩遗址发展规划》围绕独山修筑环山道,利用独山上断层岩石的裸露部分稍作加工,形成学术上已定名的“甑皮岩遗址动物群”的动物(含已灭绝动物)石凿工艺群雕;再在独山顶、山腰、山脚、水塘边塑甑皮岩先民狩猎、采集、制陶、捕鱼、圈养、情爱、崇拜形式等艺术雕塑(每组3-5人),对整个独山封山育林并进行人工绿化(含珍奇植物的栽培、种植)形成原始文化园的小规模。

  第三步:对桂林砖厂三十余公顷土地和大风山、相人山等结合史前文化于前所述,进行《原始文化园》的总体规划,和砖厂、甑皮岩遗址的厂、园合并工作。以及安排下岗职工等工作。

  第一、二步包括改造国有土地的用地补偿,建遗址大门,修筑进遗址汽车道、环山道,用独山的原石凿成“甑皮岩遗址动物群”石雕(只付工钱),塑七组甑皮岩先民生产、生活群雕等项经费约200万元。第三歩因属厂园合并,对砖厂的三十余公顷土地不存在补偿问题,只考虑桂林砖厂现有固定资产(含可变设备)约300万,以此解决规划后的“原始文化园工人新村”和筹备期间的人员工资,其他游乐设施和将近700亩土地的绿化、道路、围墙,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展厅等,估算约1800万元。

  第一,国家投资三家抬,即向国家(包括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文化部,国家科委,国家文物局)争取一部分,自治区(包括区计委,区科委,区文化厅,文物处)解决一部分,桂林市自己出一部分。该渠道从桂林的发展角度看总是要走的,只能视国家的财力量体裁衣,能争取多少就实施多少。事实上现在建成的鱼塘驳岸、登山道等都是实现总规划的已完成步骤。

  第二,社会集资。《原始文化园》既属桂林市的公益事业,完全可以采取公益社会集资,或者区、市属大、中、小型企业股份制集资的办法,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担负一个游乐项目的投入和收利,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政府只负责协调。

  第三,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引进内资、外资进行全面的开发,这条渠道见效快。

  《原始文化园》服务于民,因此,不管来自于哪路的财神爷大可放心,只要敢投入,且经营有方,无疑会达事半功倍的奇效。

  综上述:花资金不多,只需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政府下大决心、动大手笔(西安市为使钟楼、鼓楼相呼应,将两楼之间的繁华商业居民区大小商场几百家,高低楼房上千幢改作市民、游客休闲活动场所,可谓真正的大决心,大手笔)以政府的名义形成组建《原始文化园》的筹备机构和文件,便于立项、定点、筹措资金,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与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工作,就能造就一个《原始文化园》与世人见面。花钱少、办大事何乐而不为!昔日唐代李勃开发南溪山公园、六十年代以黄云同志为首的桂林父母官开发芦笛岩公园流芳千古,我辈在开拓型的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建《原始文化园》利在千秋!


上一篇: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五大红色旅游纪念地
下一篇:河北景点推荐 河北景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