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文旅多元融合 彰显革命老区新风采

时间:2022-12-24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岭,穿过一道道沟……走进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甘肃省庆阳市,领略高天厚土的陇东风光,一幅大美画卷铺展开来。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庆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

  近年来,庆阳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台阶、出成效,让“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成为社会共识、地域形象和知名品牌。

  10年间,庆阳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区域谋划、全产业联动、全要素配套、全社会参与的理念,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庆阳市先后编制完成《庆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庆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及一批文旅发展规划。以红色资源为依托,重点建设了南梁红色旅游景区、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园、合水县陕甘红军纪念园、中共宁县邠宁支部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以历史文化为基础,建设了庆城县周祖陵、正宁县黄帝文化景区、环县东老爷山等一批文化旅游景区;以自然生态为基底,建成了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合水县子午花溪谷、西峰区黑老锅冰窟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

  不仅如此,为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庆阳市推出了红色励志游、寻根访祖游、农耕文化游、岐黄养生游、民俗体验游、子午岭探秘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还将文化旅游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个、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

  目前,庆阳市以文旅融合为基本思路,提升三产发展水平。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庆阳的禀赋条件出发,坚持文化、旅游、体育、医养资源整合、要素融合,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第三产业全面提升。

  “通过编制庆阳文化旅游体育康养融合发展规划,强化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融合和要素禀赋支撑,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强点扩面、连点成线,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黄土高原避暑康养度假区、红色旅游示范区等旅游品牌形象。”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突出文化引领融合的灵魂作用,加快南佐遗址、石家及遇村遗址、北石窟寺等重要文化遗址的考古挖掘研究和遗址公园建设,提高文化遗址文物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按照‘学术研究上水平、文化创作出精品、文化宣传树形象’的思路,大力挖掘庆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全力提升红色文化、岐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名贤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庆阳市依托不断升级的机场、高铁、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推进文旅交通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当前交通系统对文化旅游的供给能力,打造“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积极推进“1个机场+1条高铁+4条高速+1个通用机场”道路交通体系规划,谋划建设“1+5”旅游风景道体系,完善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和自驾车营地体系,打造新基建下的交旅融合示范城市。

  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根据一组官方数据显示,庆阳市公布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遗迹有1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陇东中学礼堂、王孝锡烈士墓)。建成的各类革命纪念馆设施12个,各类机构收藏的可移动革命文物2283件(套)。

  踏寻志士足迹,迈向成功征程。每逢假期,庆阳市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吸引到不少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来自陕西的游客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自己和家人选择了“庆阳市博物馆—镇原县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环县曲子革命纪念馆、八珠革命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馆”这条路线;还有的朋友选择了“正宁县宫河镇红一军团政治部驻地旧址(旧居)、五顷原关中特委、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旧居)—宁县王孝锡烈士纪念馆—合水陕甘红军纪念园—南梁红色旅游大景区”路线,重温红色历史,铭记革命初心。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在庆阳市得到全方位挖掘利用,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南梁精神大力弘扬,信仰的价值、精神的力量成为庆阳文化的灵魂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中,庆阳市通过加强与周边红色革命老区的协同发展,积极参加西北革命红色旅游联盟、“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旅游联盟、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联盟举办的节会活动,设计推出重走长征路、弘扬南梁精神、省内红色沃土、银西高铁红色旅游等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共同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

  目前,庆阳市虽然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保护传承资金不足、资源展示利用率不高、景区带动效应不强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困难和问题。

  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谈道:“我们将编制印发陕甘片区(庆阳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7县革命旧址保护展示利用设计方案,以集中连片的形式对全市122处革命旧址开展保护利用;继续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做好革命馆藏文物的认定、定级、建档及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同时,尽快启动实施南梁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府旧址保护利用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文物保护资金,实施山城堡战役旧址、闫洼子会议旧址、包家寨会议旧址、关中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工程。通过不同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式深挖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提升革命文物展览展示水平,讲好红色故事。”

  此外,庆阳市还将继续充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展示爱国主义内涵,培育爱党爱国情怀,大力开展红色研学旅游,规范建设红色研学旅行基地;积极发展红色实景演出、革命题材影视、红色文创产品研发生产等产业,助力红色资源保护传承。

  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出一批非遗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在庆阳,民歌、陇剧、刺绣、香包、皮影、剪纸……民俗文化千姿百态、熠熠生辉。

  庆阳香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造型丰富、图案精美、纯朴典雅、芳香浓郁的工艺特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每到炎炎夏日,庆阳市八县(区)群众翘首盼望的大事之一就是“过香包节”。其间,家家户户都免不了走进展棚挑选一件自己属相的“耍活”,戴一条“花花绳”。

  在一年一度的香包文化艺术节上,除民俗文化产品展销外,还配套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体验、特色乡村旅游线路踩线体验等非遗传承体验活动。在陇东绣娘的巧手飞针间,小小香包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成为庆阳市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目前,庆阳市共有16个省级以上项目及一些市级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传统工艺类、民间文学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舞蹈类、曲艺类的研学产品、民间工艺品、演艺产品、美食产品等进入旅游市场,培育出“岐黄”“轩辕”“龙影”“云裳红嫂”“指尖红嫂”“阳周·山河”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据了解,庆阳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以“非遗+节庆”“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美食”“非遗+博物馆”“非遗+特色街区”等多种方式打开。部分景区已有非遗产品展示展销和艺术类非遗项目展演,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建设不断推进。

  围绕民俗产品创新开发,庆阳市建成了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公司等一批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行业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骨干带动作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甘肃省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据了解,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电商平台”为发展模式,开发实施“义渠村”文旅项目建设,将非遗作为内核植入,打造沉浸式体验、休闲旅游、特色农业于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流转“四荒”地改造、保护窑洞和地坑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乡土韵味,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并结合博物馆收藏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上一篇:总投资5471亿元 天津这50个项目重点推介!
下一篇:乘渝厦高铁看山乡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