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三国古战场

时间:2023-01-05

  三国的世界令人神往,那些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古战场,如今早已没落破败,曾经多少生命消逝在如今的杂草乱石之间。任何历史事物、现象都存在于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必然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想要了解历史的全貌,除了文献之外,地理还原也很重要。由《三联生活周刊》采写的封面故事而来的《三国地理》就是一本迈开腿走出去的历史书。作者及其采编组走访于三国故地之间,无论是长江三峡的水路要道,洛阳、许昌近郊几座荒凉的城门基址,还是乡间的田野小路、农田石板上的古老车辙,还有祁山古堡等遗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三国遗迹,作者及其团队均实地走访考察过。书中以翔实的图片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各种发现,补充读者们对三国世界的认识。

  甘肃省礼县境内,有一座横跨在西汉水河谷中间的小山包,在河谷一片片庄稼地旁,土山突兀地耸立着。走近细看,这个土山底层由夯土建成,土山上,则围着由后人建造的城墙,整个土山的防御体系依稀可见,而这座看似奇怪的土山就是三国时期的祁山堡。祁山堡山顶有一座破败的武侯祠,似乎在说明这座山堡的历史,然而,历史上诸葛亮却从未攻破过这座祁山堡。这座祁山堡横在从祁山向天水方向进军的必经之路上,扼守着整个河谷,既能守卫西汉水的漕运,又易守难攻视野覆盖整个河谷,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过程中,阻挡了由蜀地而来的军队。

  这座古堡在清代史学家顾祖禹的考证中,应该是东汉末年修筑的,曹魏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修建堡垒,正是他们发现此地的战略地位,一座堡垒足可以保天水郡安全,此后的确印证了这些。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中,针对天水郡的作战只有两次,分别是228年初出祁山的街亭之战和231年的再出祁山之战。街亭那次极为危险,诸葛亮带领7万蜀军出其不意,安南、天水、安定三郡投降,让魏国大惊。尽管蜀军控制了大部分地区,但这座祁山堡却始终攻不下来。这座堡垒拖累了蜀军进军的节奏,使蜀军停滞了两天,让各路出击的计划往后拖延,也正因此滞留,马谡奔赴街亭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考察地形备战。如果没有祁山堡,或许“失街亭”也就不会发生了。

  就像祁山堡那座诸葛亮从未得到的军事重镇一样,后人出于情感将武侯祠建于山顶之上。而关羽由《三国志》中一个次要人物,逐渐演变成关公、武圣、关帝这样的民间信仰神祇,人民通过纪念祭祀也创造了新的历史文化。

  公元200年袁绍、曹操两大阵营爆发决战,而决战地官渡,如今已经变为新乡市境内一片平平无奇的农田。宋明时期,黄河中下游曾数十次大规模改道,连带也改变了沿岸城市的相对位置和地理风貌。和东汉末年相比,今天流经河南、山东的黄河河道更加偏南。比如曹操曾经斩颜良诛文丑的白马和延津,之前是黄河以南的重要渡口,如今滑县和延津县都在黄河以北,不再是渡口城市。

  古战场官渡如今在河南中牟县官渡镇,这个地方是故地农民们随着黄河改道一起迁过来的,官渡镇、官渡桥村、官渡古寺等都沿用之前的古名。在民间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也随着情感和信仰有所改变,建于明神宗年间的官渡古寺并没有供奉曹操或者是袁绍这两位官渡之战的主角,而是供奉着已经神格化的关羽。这些历史再造景观充满了后人对于三国时期那些风云人物的景仰,且这些再造景观也成了重要的历史遗迹。人们对三国历史及人物的景仰既有本地原生的习俗,也有后世逐渐培养起来的道德信仰。

  三国时期另一场大战赤壁之战,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赤壁究竟在哪儿?也成了这场大战留给后人的一个谜。现在提到赤壁,通常是指两处:一是蒲圻赤壁,二是黄冈市黄州赤壁。

  黄州赤壁与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渊源颇深,这里就是苏东坡被贬至黄州时留下前后赤壁赋的地方。人们通常认为,苏东坡误把这里当作了三国赤壁古战场,因为岩壁都是红石,所以乍一看长江边上的这个地方容易被误认为是赤壁。想必苏东坡也是看到这些红石,便在此感怀起来,如今黄州赤壁仍有一块大卧石,据说是当年苏东坡卧看长江的地方,而其他的建筑多是清代复修的。也就是这个地方因苏东坡而和三国赤壁之战产生了联系。在作者团队的实地考察下,20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上,黄州赤壁紧挨着长江,而近些年江面已整体向对岸的鄂州推进了一段,黄州赤壁的崖壁也不再紧挨着长江,未来不知何时再与长江贴近。

  蒲圻赤壁则与历史记载更为贴近,在三国之后20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刘宋人盛弘之写的地理专著《荆州记》,其中就说道:“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此乘大舰大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现在的蒲圻县于1998年更名为赤壁市,这一下与古战场地连接就更紧密了,旅游业也得以发展起来,现在古战场的旅游景区就挨着长江南岸的赤红色的石壁,一下就点明了赤壁的所在之处。不过,这里也并不一定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赤壁古战场。

  据《荆州记》记载,“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显然乌林和赤壁是东西走向的,而现在的赤壁市则在乌林的对面,这就有些和古籍对不上了。《三国志》中的《魏书》《蜀书》《吴书》都提到了赤壁之战,但都没有指出赤壁在哪儿。因为在三国时期,赤壁并非明确的行政地名,而是个泛地理概念。也就是在长江中下游的某几个地区都能被称为赤壁,这也引起了后世无休止地争论。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赤壁旅游景点并不是当年的古战场,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叶植就分析道,赤壁旅游景点平地狭小,赤壁山的面积也不大,若想排开大规模军队,这里几乎不可能进行一场大战役。赤壁具体地点的争论还将持续,但找出一个具体的位置意义也不大,人们现在大概知道,从洪湖乌林到武汉江夏这一段长江水道上发生了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战役,这场发生在长江上的战役也将长江两岸拉进中华版图的历史中。

  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太行山脉的一条山脊从100多公里外的山西娘子关延伸而来,形成了一座海拔1100米的灵霄山。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附近十几个村的村民都会结伴攀登灵霄山,去山里的灵霄寺和皇姑庙求祝福。这种民间习俗在整个太行山区都很常见,但灵霄山又有些不太一样,寺庙中供奉的不只有常见的民间神祇。当地村民老周回忆道:“我小时候就见过庙门口的一对汉白玉柱子,上面有龙的图案,还刻着四个字‘大贤良师’”。这座山上的古井、点将台和长墙,起初都是给这位大贤良师的门徒建造的。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被称为“大贤良师”的人,就是东汉末年掀起黄巾之乱的首领张角。张角的出生地在今天的邢台市宁普县,距离灵霄山大约100公里,东汉时期称为“钜鹿郡”。当时,张角与两个弟弟在家乡冀州一带云游行医,后受到方士所撰写的谶书《太平清领书》的启发,创立了兼有民间宗教和秘密社团性质的组织“太平道”。当时华北大地瘟疫盛行、灾荒不断,太平道靠带有宗教性质的行医做法,帮助人们脱离苦难,在民间太平道大受追捧,并成为动摇东汉政权的力量。

  光和七年(184年)春,张角准备起义,他将各地信众划分为36个“方”,每“方”下辖六千至万人不等,并推举一人作为“方”的统帅。就在这时,张角遣弟弟张梁回到家乡钜鹿附近的灵霄山中打造秘密基地建立城寨、操练士兵,以此作为争夺华北的大本营。今日灵霄山上的长墙、祭祀场所、兵营遗迹就是从那时一直保留下来的。这些建筑并没有被毁掉,甚至1800多年后的人们仍在纪念祭拜张角,可见张角这个人物形象在民间巨大的影响力。

  同样在民间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刘备,也是因为黄巾之乱而崛起。在灵霄山北面300多公里外,今天的涿州市清凉寺镇有着名为“大树楼桑”的现代村庄,这里是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家乡。在家乡的刘备并非后来人们心中那种宽厚长者的模样,像他这样没有举孝廉,又无渠道建立军功的人,空有着刘姓身份,小说中写他是心存大志,却在生活中郁郁不得志。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生性不好读书,热衷斗犬、赛马,喜爱奇装异服,善于交际、性情豪迈,终日与一班好友招摇过市,俨然一副村霸的模样。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性格,黄巾之乱后,他响应恩师卢植组织义兵,从而结识了同郡富户张飞和逃到涿郡的河东解良(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关羽,还有同郡好友简雍,这个以同乡人为核心的小组织后来成为蜀汉政权的核心。

  在今天涿州市三义广场上矗立着刘关张三人骑马的铜像,在大树楼桑村的村舍之间孩童娱乐的广场上有着刘备故里纪念碑。在距离涿州100公里左右的保定市满城汉墓中,那个刘备口中经常提到的祖上“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就长埋于此。从张角到刘备再延伸至刘胜,在这片区域内,孕育了毁灭与守护两种力量。在这里人们既能感受到浓厚的三国历史氛围,又能看到世世代代的人们生活在这里,出生、养育、嫁娶、丧葬度过一生。

  三国时代,距今已经过去了1800多年,如果现代人想要正确的理解、复原、重构三国的历史,除了掌握相关历史文献外,对历史地理的理解也很有必要。此书对三国历史的实地探访,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三国人物,理解三国故事。本书作者褪去对于盛衰之变、治乱因果的思维偏执,单纯以欣赏英雄传奇和探访历史空间的姿态带领读者一起进入曾经的三国世界。


上一篇:东莞老城外地人最容易错过的风景旅游团绝对不会去
下一篇:冬游普洱正当时文旅局长变身“推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