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文旅力量 绘就乡村富美画卷

时间:2023-01-07

  1月2日,为期6天的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闭幕。本届文博会共展出超过10万件文化产品,总参与人次超过200万。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地文旅部门牵头组织政府展团,突出展示了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文化项目。

  其中,据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展示各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文化和旅游部在本届文博会中设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展区。展区共592平方米,分为文化产业赋能、数字文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文旅融合赋能4个板块,专题展示14个省(区、市)的30个赋能乡村振兴的项目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2022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方面政策举措,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展区中展示的江西黎川油画特色产业,其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10亿元;2016年创立的雅克音乐季已举办5届,草原音乐文化呈星火燎原之势;贵州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集聚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126家,带动周边就业1.5万人;兰考县依托焦裕禄同志带领栽种的泡桐,发展起特色民族乐器制造产业,现有乐器企业219家,生产古筝、古琴、琵琶等20多个品种……展区内,丰富的案例将文化产业在乡村释放的“活水效应”生动呈现。

  展区也记录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稳健脚步,其中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引人注目。江西省浮梁县创建乡创特派员制度,有组织地促进城乡创新创业人才的流动,先行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该制度在济源市、修武县、光山县、栾川县的20个村进行试点,建立省级“乡创赋能中心”,开展“乡创云讲堂”,带动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业、人才进入乡村,催生出田铺大塆农文旅“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红旗渠民宿等一大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企业与乡村同行,为振兴出力。2022年,“文化保利 润泽乡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在保利集团定点帮扶的山西河曲、云南鲁甸、广西忻城、内蒙古喀喇沁等7个县进行试点,包括“光影润心”“艺术润行”“曲艺润情”“臻藏润德”四大工程,涵盖电影放映、艺术教育、特色曲艺、公益拍卖等特色文化产业形态。这种模式后续还将在文化和旅游部等指导下,逐步向中央企业百个帮扶县推广。

  传承已久的非遗项目承载了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展区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板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让人们看到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贵州唐人坊充分挖掘贵州少数民族元素,创新设计与研发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拥有“唐娃娃”等蓝染系列及刺绣系列产品。此次参加展示的“唐娃娃”制作工艺综合了绢人、蜡染、刺绣等非遗项目,集中展现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其产品由在惠水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成立的非遗工坊生产、制作,助力搬迁地居民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四川成都卡斯巴藏羌绣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艺术家、设计师开展合作,推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藏羌织绣特色文化产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长期致力于藏羌织绣技能人才培养,在全省多地开展藏羌织绣培训班,并为学员就业创业提供平台。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组织下,高科技企业在乡村深度介入。在数字文化赋能板块,参观者见证了这传统与现代的两端正和谐共进,共同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移动咪咕设立的“天地间民族音乐计划”深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乡村,以艺术化的音乐和影像展现四川彝族多面的乡村文化生活。抖音“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挖掘“人、文、旅”三要素,帮助乡村文旅经营主体和创作者掌握抖音运营技能,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飞猪旅游数字攻略地图是飞猪为乡村文旅量身定制的线上线下全域旅行产品,其水彩国风手绘地图还原湖南永顺县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和特产,用户可以发掘宝藏景点、了解风土人情,实现交易转化。

  在展区里的文旅融合赋能板块,可以尽览乡村的美丽新变化。历史文脉、农耕文化、地方特色有机融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积极推动农业和地方文化相结合,发展农业文化产业,加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开展黄土高原乡村游、原始农耕文化体验、农业研学旅行等项目。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村民告别了靠天吃饭、村贫民困的历史。2020年该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宿集营造社以“国内高端民宿+在地文化+生活方式”为理念,打造中高端民宿度假项目,吸引外来具有新型度假消费理念人群,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带动文创开发、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广西桂林阳朔鸡窝渡村位于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近几年来,鸡窝渡村以美丽乡村为契机,开展“五拆五清五建”工作,打造以“竹窗溪语”为代表的中高端民宿,并开发室内康养、瑜伽、茶艺,户外插秧等农事体验产品。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出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文博会虽已闭幕,但新征程仍在路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试点周期为3年(2023年至2025年),通过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推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的重点领域和政策举措在试点县(市、区)率先落地,在体制机制、发展举措、产业导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

  (文内配图均为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展区现场)


上一篇:贵州贵阳市云岩区值得游玩的旅游景点有哪些?自驾游有什么攻略?
下一篇:中国“特大城市”状况佛山、郑州满足条件合肥、厦门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