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旅游市场广

时间:2023-09-13

  今年以来,以中小学生为主流消费群体的研学旅游爆火。而另外一种覆盖年龄范围更广的地学旅游同样备受市场欢迎。在西北,甘肃张掖以彩色丘陵地貌为“重头戏”的地学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在西南,以锥状喀斯特地貌为特色的兴义因奇山异水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在多元旅游消费热情的刺激下,地学旅游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以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等为代表的领域或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地学旅游从小众走向更多人群。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推动地学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让地学景观资源价值加快转化为更多的文旅经济价值,其现实意义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小众新兴的旅游业态,地学旅游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种以自然、地质、地貌、地理、科普与人文地理景观等为载体,承载地球科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等内涵,以观光游览、研学旅行、科普教育、科学考察、寻奇探险、养生健体为主要形式的益智、益身等旅游活动。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湿地等因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不仅成为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同时也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的场所。这些都是开展地学旅游的绝佳场所。

  截至2019年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这其中涉及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复合遗产)三大类,除多数文化遗产外,另外两种囊括了多种地质地貌景观;

  截至2020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原国土资源部已正式命名国家地质公园220处,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57处;

  截至2020年7月,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处,占全球总数的四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

  截至2023年2月,我国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面积764.7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

  截至2023年5月,中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截至目前,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新的国家公园正在开展创建……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国土资源科普基地、野外地学观测研究基地,以及不少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等,这些类型和数量的不断扩展,为地学旅游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自驾、徒步、露营、探险、观星、潜水等各种户外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地学旅游市场的发展。

  被誉为“旅游地学鼻祖”的徐霞客,一生出游考察34年,游踪遍布全国19个省市区,期间,他用心观察山水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演变机理,并将所见如实记述,最终写就地理名书《徐霞客游记》。

  “科学内涵是地学旅游景区内生发展的巨大空间。一般来讲,我们选择和建设地学景区,大多都是地质地貌独特、地理位置特殊、植被生态优美、气候特点鲜明等资源特点,给人以美轮美奂、惊诧不已的视觉感官。”原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志发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四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上这样谈到。

  这两年,因野外打卡出现意外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于山岳型、峡谷型、江河湖泊涉水类景区以及一些原始林区,尤其是尚未进行旅游开发的片区,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洪灾风险等安全隐患。对于不熟悉地形地貌和道路,且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说,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王志发表示,鉴于地学旅游业态广泛,情况复杂,安全设施建设和相关管理至关重要。

  王志发提到,因地学旅游依托的是自然生态,无论是森林湿地,还是地质奇观,多是在国家设置的各种保护区域内进行的旅游活动,所以都有明确的保护规定,“一定要防止过度开发、过度旅游。”

  回顾过往旅游行业发展历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往往相互制约,难以平衡,一些特色的风景区、旅游景点和自然保护区等地,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着人类的侵蚀与破坏,如2021年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就曾因野蛮开发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地学旅游是解决人民所有在户外跟大自然接触过程中的所有科学问题的一个台阶、一个步骤。”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会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表示,希望地学旅游做到三点,第一是要坚持保护,第二要开展生态旅游,第三要带动当地社区发展,把利益留给当地社区。“任何核心保护区的管理,必须有管理,且要根据对象因地制宜。”

  不同于传统的旅游资源,地学旅游资源基于地球,成于科学,文化内涵是其本质,山水、沟壑、峡谷、地层等景观都蕴含着它的地质科学文化、地域景观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文化。可以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景区而言,地学旅游可“学”之处无处不在,研学空间格外广阔,缺少科普教育的地学旅游反而是残缺的、不完美的。

  但据《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报告(2021)》,整个自然研学旅行服务的市场主体良莠不齐,较大规模的企业极少;课程体系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亟待提升。同时,行业人才极其缺乏。

  好的地学旅游体验,要让游客在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获得科学知识的滋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知识的普及与滋养尤为重要。新疆自然博物馆副馆长王虎纹表示,地球科学不只是到大自然中讲知识,也一定要讲究动手实践、实操,让孩子理解地球科学纵深发展,了解地球科学跟物理化等跨学科之间的关联。“如果把地球科学的概念放开,我们的学科大多数都跟它有关。中小学是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关键时代,应该通过知识学习、专家讲解、野外活动等,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通过科学活动,让孩子体验科研流程,养成科学素养,进行科学实验。”

  “博物馆是地学旅游的第二课堂,其科普性定位比较容易获得学校和家长支持,我国博物馆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中石协化石专委会主任陆建华表示,博物馆可以在地学旅游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教育主管部门、地学爱好者、地质公园之间“穿针引线”,打造精品地学旅游路线和精品地学旅游基地,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地学旅游的健康繁荣发展。

  如今,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地学旅游的一面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另一面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跨领域规划设计机构介入,行业标准不断完善,生态安全保护机制日臻成熟,相关人才储备逐渐丰富,地学旅游发展态势将不断向好。(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


上一篇:带孩子去旅游景点大全文案汇总117句
下一篇:太白镇:“三化融合”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