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湖泊湿地优势深耕文化IP武汉蔡甸桐湖蹚出文旅发展新路

时间:2022-11-11

  上午10时许,极目新闻记者驱车来到武汉蔡甸区西南部的桐湖办事处,穿行其间,桐湖、独沧湖、通顺河外滩次第掠过;通顺河一侧,红蓼花灿烂绽放,芦苇摇曳生姿,如茵的草甸层层叠叠,令人赏心悦目。

  传统村镇如何焕发新活力?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桐湖集镇,了解其在工作中的特色做法。

  桐湖办事处位于蔡甸区与汉南区交界处,现有版图面积30平方公里,辖区内自然湖泊及养殖水面达2万多亩,下辖武汉市国营桐湖农场,常住人口约3000人。因有宋代香妃传说,也被称为香妃故里。

  丰沛的山水资源为该地带来了优质的生态环境;但地广人稀、老农场体制,也使得该地公共配套缺失、商业服务业发展缓慢,农民基本以传统农业种植、水产养殖为生。

  “何不以山水、文化为突破口,吸引人气,带动集镇公共配套设施发展?”桐湖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万世雄指着眼前的地图介绍,全长50公里的通顺河赏花绿道呈东西向穿越桐湖办,其中广受市民关注的10万平方米红蓼花海距集镇步行仅10分钟,具有得天独厚的观赏优势。

  “绿道好比高速公路,桐湖集镇可以作为一个配套‘服务区’来打造,借文旅之力发展公共配套设施。”万世雄介绍,去年10月起,项目进行集镇综合整治和公共设施提升。在路边及空地上新建停车位300余个,鼓励农户开办民宿、家庭农场及餐饮15家以上;考虑到游客休憩需要,其在镇区范围内修建“香妃凌波桥”“撷珠亭”“护江亭”“听蛙亭”“扑萤亭”等15个景观亭……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70%。

  配套成型,也吸引游子返乡。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吴正单此前一直在武汉餐馆打工,听闻家乡红蓼花海爆红,各项配套也在完善,他和妻子回乡开设“香炉山餐馆”,赏花旺季,其每天接待上十桌的顾客,日子越过越红火。

  解决了停车、吃饭、游览的需要,如何打造经营场所,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处,成为工作队必须解决的难题。

  要发展,先腾地。由于可利用土地少,办事处发动群众,依托村镇建设的重点项目,逐一清点老厂房、粮店等闲置房屋,规划建设7个香妃文化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驿站将为“高级活动房”,内设水电、空调等配套,每处驿站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造型呈仿古风,以“香妃采珠”“香妃诵读”“香妃垂钓”“香妃浣纱”等命名。

  旅游淡季,驿站分布于集镇街道、学校周边,内设展板及文化作品,作为文化展馆;旅游旺季,则使用吊车集中运往景区附近,“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承担商店、民宿的职能,真正起到“一站多用”的效果。香妃文化驿站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手续,预计明年年初开工。

  与此同时,桐湖集镇综合整治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记者现场看到,集镇街面道排工程已完工,人行道、行道树焕然一新,破损立面也在进行维修。据介绍,后期还将进行路灯安装、景观小品建设、路面刷黑等施工。

  “去年秋天,上万游客来这里看红蓼花海,也能尝尝这里的野生菜。”70多岁的村民杨红道指着眼前的通顺河告诉记者。旅游旺季,自己售卖鱼、藜蒿、莲藕等农产品,一天能有上百的纯收入。

  据悉,蔡甸区“擦亮小城镇”项目库(2020-2022年)共48个项目,已完成31.60亿元,占总投资39.20亿元的80.61%。在市城乡建设局组织的6次“擦亮小城镇”双月考评中,蔡甸区取得5次市第一名。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上一篇:京郊十条醉美公路③ 游古村 品农家宴 赏田园风光
下一篇:旅游景点出圈方式“别样”互动直播发挥情感营销效应